前 言
1637 年, 41 歲的法國人 笛卡兒 發表了他的 “談談方法” 著作。這部著作不但對歐洲哲學有重大影響,也引入了今天數學的基礎之一: “笛卡兒坐標”。可以說是一本經典之作。(著作的全各為 "談談正確引導理性在各門科學上尋找真理的方法")。
在書中,笛卡兒描述了他在學習過程中走過的道路。覺得大部分學問的基礎並不牢固,而且很多是虛假的。於是他決定尋找新的做學問方法。 他把這個新方法精簡為四則規條,這是第一條:“凡是我沒有明確地認識的東西,我決不把它當成真的接受。也就是說,要小心避免輕率的判斷和先入之見,除了清楚分明地呈現在我心里,使我根本無法懷疑的東西以外,不要多放一點別的東西到我的判斷裏。” (“談談方法” 第二部分;王太慶 譯)
在書中,笛卡兒解說怎樣用他發明的新方法來尋找知識,而寫出了 ”我思,故我在” 的名言 (“談談方法” 第四部分;王太慶譯作 "我想,所以我是")。
我在不踰矩之年也遇到相似的困境。我也做出和笛卡兒一樣的決定,用一種新方法重新去尋求知識。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我自知沒有做到,只有自我安慰,推說又有誰能在當今高壓的職場中有時間自我反省呢?退休後我曾經花時間學習與職業無關的雜學,驚覺很多我從前確信是真的事物,現在知道可信度不高,更有一些已經證實是假的。隨著年齡增長,我越來越懷疑自己的知識,令我對很多事物難分真假。迫不得已,便開始自我反省,正如笛卡兒一樣,我的結論是我一定要用一種新方法去重新尋求知識。我分析自己犯錯的原因,從而得到一些啟示。但是我沒有能力如笛卡兒一樣悟出精簡的規條,只能東拉西扯的談談我的錯誤和糾正錯誤的一些對策,希望對其他人有些幫助;也想拋磚引玉,希望有人願意分享他們的寶貴經驗,讓我受益。
如果有興趣閱讀笛卡兒這本著作,請點擊以下鏈結:
談談方法 (王太慶 譯)
下面是 的 “談談方法” 1637 年第一版的扉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