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 門 關 風 雲
這頁的內容主要來自小說《天龍八部》。在網頁最後一段會介紹一個與本頁主角經歷有些少相似的真實人物的人生劇變,可以參考。
《天龍八部》是金庸筆下一部魁宏複雜的長篇武俠小說,牽涉家仇國恨和個人恩怨。故事發生於北宋。當時中國北方被契丹人的遼國統治,與在南方的大宋長年征戰。故事的其中一個主角名叫 "喬峯"。此人武功蓋世,是天下聞名的丐幫的幫主。丐幫有很多英雄豪傑,他們行俠仗義神幫助漢人對抗契丹人。
喬峰原為契丹人蕭遠山與其妻子的獨子,在喬峰出生不久後,舉家前往娘家探望,行經雁門關外時遭到一群大宋武林高手伏擊。雖然蕭遠山武功高强,不怕眾多高手,但卻不能保護全然不會武功的妻子,至她遭受殺害。蕭遠山憤怒傷心之際殺死了數名高手,跟著便抱著妻子屍體跳入深谷中,把兒子留在雁門關。當時去雁門關的武林高手包括少林寺高僧和丐幫幫主汪劍通。他們誤信別人所說,以為契丹人想到少林寺奪取寺中秘藏數百年的武功圖譜。打鬥後知道是誤會,錯殺了無辜的人。餘下的高手决定不殺這嬰兒,把他送至一戶農家喬三槐與其妻子撫養。
喬峰不知道自己不是漢人, 年輕時加入丐幫。 幫主汪劍通因為深知喬峯是契丹後裔,所以十分提防,並給予喬峯「三大難題」、「七大功勞」的考驗。後來喬峰立下很多汗馬功勞,仁義兼備,並於其中一年泰山大會連創九名強敵,為丐幫解困,最後獲汪劍通推選為新幫主。喬峰掌管丐幫八年,一直率领丐幫抗擊契丹,其間吒叱風雲,是領導武林羣雄的泰山北斗。
在杏子林丐幫大會中喬峰因為被副幫主夫人康敏陷害並揭發了他是契丹人。喬峰黯然離開丐幫。當時姑蘇慕容家有數人也在杏子林,所以聽到對喬峰的指控,其中一人是慕容家公子慕容復的丫環阿朱。
香港無綫電視 (TVB) 在 1997年 製作了一部 《天龍八部》 的電視劇。 下面的部分是喬峰如何在杏子林丐幫大會中知道自己是契丹人 (原劇是廣州話拍攝,下面片段是普通話配音)。
(一) 熏染
喬峰很想知道自己的真正身世,便到少林寺查探。在少林寺喬峰無意中令阿朱受重傷。兩人逃離少林寺後喬峰由於自咎便為阿朱療傷。其間阿朱想喬峰講個故事。喬峰說有個孩子的媽媽找大夫給丈夫治病。大夫不肯,還把媽媽推倒在地下又用力踢了她一腳。孩子夜裡便到大夫家中殺了他。以下段落摘自《天龍八部》第十八章 (胡漢恩仇,須傾英雄淚):
"阿朱“嗯”的一聲,沉吟道:“那大夫瞧不起窮人,不拿窮人的性命當一回事,固然可惡,但也罪不至死。這個小孩子,也太野蠻了。我真不相信這種事情,七歲大的孩子,怎地膽敢動手殺人?啊,喬大爺,你說這是個故事,不是真的?” 喬峰道:“是真的事情。” 阿朱歎息一聲,輕聲道:"這樣凶狠的孩子,倒像是契丹的惡人!”
喬峰突然全身一顫,跳起身來,道:“你……你說什麼?”
阿朱見到他臉上變色,一驚之下,驀地里什麼都明白了,說道:“喬大爺,喬大爺,對不起,我……我不是有意用言語傷你。當真不是故意……” 喬峰呆立片刻,頹然坐下,道:“你猜到了?” 阿朱點點頭。喬峰道:“無意中說的言語,往往便是真話。我這麼下手不容情,當真由于是契丹種的緣故?” 阿朱柔聲道:“喬大爺,阿朱胡說八道,你不必介怀。那大夫踢你媽媽,你自小英雄气慨,殺了他也不希奇。”
喬峰雙手抱頭,說道:“那也不單因為他踢我媽媽,還因他累得我受了冤枉。媽媽那四錢銀子,定是在大夫家中拉拉扯扯之時掉地在下了。我……我生平最受不得給人冤枉。”
可是,便在這一日之中,他身遭三樁奇冤。自己是不是契丹人,還無法知曉,但喬三槐夫婦和玄苦大師,卻明明不是他下手殺的,然而殺父、殺母、殺師這三件大罪的罪名,卻都安在他的頭上。到底凶手是誰?如此陷害他的是誰?
便在這時,又想到了另一件事:“為什麼爹爹媽媽都說,我跟著他們是委屈了我?父母窮,皃子自然也窮,有什麼委屈不委屈的?只怕我的确不是他們親生皃子,是旁人寄養在他們那里的。想必交托寄養之人身份甚高,因此爹爹媽媽待我十分客氣,不但客氣,簡直是敬重。那寄養我的人是誰?多半便是汪幫主了。” 他父母待他,全不同尋常父母對待親皃,以他生性之精明,照理早該察覺,然而從小便是如此,習以為常,再精明的人也不會去細想,只道他父母特別溫和慈神而已。此刻想來,只覺事事都證實自己是契丹夷種。
阿朱安慰他道:“喬大爺,他們說你是契丹人,我看定是誣蔑造謠。別說你慷慨仁義,四海聞名,單是你對我如此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丫環,也這般盡心看顧,契丹人殘毒如虎狼一般,跟你是天上地下,如何能夠相比?”
喬峰道:“阿朱,倘若我真是契丹人呢,你還受不受我看顧?”
其時中土漢人,對契丹切齒痛恨,視作毒蛇猛獸一般,阿朱一怔,說道:“你別胡思亂想,那決計不會。契丹族中要是能出如你這樣的好人,咱們大家也不會痛恨契丹人了。”
喬峰嘿然不語,心道:“如果我真是契丹人,連阿朱這樣的小丫環也不會理我了。” 霎時之間,只覺天地雖大,竟無自己容身之處,思涌如潮,胸口熱血沸騰,自知為阿朱接氣多次,內力消耗不少,當下盤膝坐在床畔椅上,緩緩吐納運氣。
阿朱也閉上了眼睛。"
由上文可見,當時大宋的人認為契丹族人都是如毒蛇虎狼猛獸一般,沒有一個好人。所以阿朱肯定喬峰不是契丹人。阿朱是受社會熏染而產生假象,所以判斷錯了。(注:阿朱到臨死前數天才知道自己身世,一直以為自己是漢人。)
(二) 改變
喬峰知道自己沒有能力將阿朱治好,便冒險把她交給名聞天下的薛神醫療傷,自己也因此受了傷。為了查明自己身世,喬峰傷好後決定去雁門關當年父親遇伏的地方看一看。在雁門關再次見到己經痊癒的阿朱。以下段落摘自《天龍八部》第二十章 (悄立雁門,絕壁無餘字):
"便在這時,忽聽得東北角上隱隱有馬蹄之聲,向南馳來,聽聲音總有二十餘騎。喬峰當即快步繞過山坡,向馬蹄聲來處望去。他身在高處,只見這二十餘騎一色的黃衣黃甲,都是大宋官兵,排成一列,沿著下面高坡的山道奔來。
喬峰看清楚了來人,也不以為意,只是他和阿朱處身所在,正是從塞外進關的要道,當年中原群雄擇定于此處伏擊契丹武士,便是為此。心想此處是邊防險地,大宋官兵見到面生之人在此逗留,多半要盤查詰問,還是避開了,免得麻煩。回到原處,拉著阿朱往大石后一躲,道:“是大宋官兵!”
過不多時,那二十餘騎官兵馳上嶺來。喬峰躲在山石之后,已見到為首的一個軍官,不禁頗有感触:“當年汪幫主、智光大師、趙錢孫等人,多半也是在這塊大石之后埋伏,如此瞧著契丹眾武士馳上嶺來。今日峰岩依然,當年宋遼雙方的武士,卻大都化作白骨了。”
正自出神,忽聽得兩聲小孩的哭叫,喬峰大吃一驚,如入夢境:“怎麼又有了小孩?” 跟著又聽得幾個婦女的尖叫聲音。
他伸首外張,看清楚了那些大宋官兵,每人馬上大都還擄掠了一個婦女,所有婦孺都穿著契丹牧人的裝束。好幾個大宋官兵伸手在契丹女子身上摸索抓捏,猥褻丑惡,不堪人目。有些女子抗拒支撐,便立遭官兵喝罵毆擊。喬峰看得出奇,不明所以。見這些人從大石旁經過,徑向雁門關馳去。
阿朱問道:“喬大爺,他們干什麼?” 喬峰搖了搖頭,心想:“邊關的守軍怎地如此荒唐?” 阿朱又道:“這種官兵就像盜賊一般。”
跟著嶺道上又來了三十餘名官兵,驅赶著數百頭牛羊和十餘名契丹婦女,只聽得一名軍官道:“這一次打草谷,收成不怎麼好,大帥會不會發脾氣?” 另一名軍官道:“遼狗的牛羊雖搶得不多,但搶來的女子中,有兩三個相貌不差,陪大帥快活快活,他脾氣就好了。” 第一個軍官道:“三十幾個女人,大伙皃不夠分的,明皃辛苦一天,再去搶些來。” 一個士兵笑道:’遼狗得到風聲,早就逃得清光啦,再要打草谷,須得等兩三個月。”
喬峰聽到這里,不由得怒氣填胸,心想這些官兵的行徑,比之最凶惡的下三濫資賊更有不如。
突然之間,一個契丹婦女懷中抱著的嬰皃大聲哭了起來。那契丹女子伸手推開一名大宋軍官的手,轉頭去哄啼哭的孩子。那軍官大怒,抓起那孩子摔在地下,跟著縱馬而前,馬蹄踏在孩皃身上,登時踩得他肚破腸流。那契丹女子嚇得呆了,哭也哭不出聲來。眾官兵哈哈大笑,蜂擁而過。
喬峰一生中見過不少殘暴凶狠之事,但這般公然以殘殺嬰孩為樂,卻是第一次見到。他氣憤之極,當下卻不發作,要瞧個究竟再說。
這一群官兵過去,又有十餘名官兵呼嘯而來。這些大宋官兵也都乘馬,手中高舉長矛,矛頭上大都刺著一個血肉模糊的首級,馬后系著長繩,縛了五個契丹男子。喬峰瞧那些契丹人的裝束,都是尋常牧人,有兩個年紀甚老,白發蒼然,另外三個是十五六歲的少年。他心下了然,這些大宋官兵出去擄掠,壯年的契丹牧人都逃走了,卻將婦孺老弱捉了來。
只聽得一個軍官笑道:“斬得十四具首級,活捉遼狗五名,功勞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升官一級,賞銀一百兩,那是有的。” 另一人道:“老高,這里西去五十里,有個契丹人市集,你敢不敢去打草谷?” 那老高道:“有什麼不敢?你欺我新來麼?老子新來,正要多立邊功。” 說話之間,一行人已馳到大石左近。
一個契丹老漢看到地下的童尸,突然大叫起來,撲過去抱住了童尸,不住親吻,悲聲叫嚷。喬峰雖不懂他言語,見了他這神情,料想被馬踩死的這個孩子是他親人。拉著那老漢的小卒不住扯繩,催他快走。那契丹老漢怒發如狂,猛地向他撲去。這小卒吃了一驚,揮刀向他疾砍。契丹老漢用力一扯,將他從馬上拉了下來,張口往他頸中咬去,便在這時,另一名大宋軍官從馬上一刀砍了下來,狠狠砍在那老漢背上,跟著俯身抓住他后領,將他拉開,摔在地下的小卒方得爬起。這小卒氣惱已极,揮刀又在那契丹老漢身上砍了幾刀。那老漢搖晃了幾下,竟不跌倒。眾官兵或舉長矛,或提馬刀,團團圍在他的身周。
那老漢轉向北方,解開了上身衣衫,挺立身子,突然高聲叫號起來,聲音悲涼,有若狼嗥,一時之間,眾軍官臉上都現驚懼之色。
喬峰心下悚然,驀地里似覺和這契丹老漢心靈相通,這幾下垂死時的狼嗥之聲,自己也曾叫過。那是在聚賢庄上,他身上接連中刀中槍,又見單正挺刀刺來,自知將死,心中悲憤莫可抑制,忍不住縱聲便如野獸般的狂叫。
這時聽了這幾聲呼號,心中油然而起親近之意,更不多想,飛身便從大石之后躍出,抓起那些大宋官兵,一個個都投下崖去。喬峰打得興發,連他們乘坐的馬匹也都一掌一匹,推入深谷,人號馬嘶,響了一陣,便即沉寂。
阿朱和那四個契丹人見他如此神威,都看得呆了。
喬峰殺盡十餘名官兵,縱聲長嘯,聲震山谷,見那身中數刀的契丹老漢兀自直立不倒,心中敬他是個好漢,走到他身前,只見他胸膛袒露,對正北方,卻已氣絕身死。喬峰向他胸口一看,“啊”的一聲驚呼,倒退了一步,身子搖搖擺擺,幾欲摔倒。
阿朱大驚,叫道:“喬大爺,你……你……你怎麼了?” 只聽得嗤嗤嗤幾聲響過,喬峰撕開自己胸前衣衫,露出長葺葺的胸膛來。
阿朱一看,見他胸口刺著花紋,乃是青郁郁的一個狼頭,張口露牙,狀貌凶惡;再看那契丹老漢時,見他胸口也是刺著一個狼頭,形狀神姿,和喬峰胸口的狼頭一模一樣。
忽聽得那四個契丹人齊聲呼叫起來。
喬峰自兩三歲時初識人事,便見到自己胸口刺著這個青狼之首,他因從小見到,自是絲毫不以為異。后來年紀大了,向父母問起,喬三槐夫婦都說圖形美觀,稱贊一番,卻沒說來歷。北宋年間,人身刺花甚是尋常,甚至有全身自頸至腳遍体刺花的。大宋系承繼后周柴氏的江山。后周開國皇帝郭威,頸中便刺有一雀,因此人稱“郭雀皃”。當時身上刺花,蔚為風尚,丐幫眾兄弟中,身上刺花的十有八九,是以喬峰從無半點疑心。但這時見那死去的契丹老漢胸口青狼,竟和自己的一模一樣,自是不勝駭異。
四個契丹人圍到他身邊,嘰哩咕嚕的說話,不住的指他胸口狼頭。喬峰不懂他們說話,茫然相對,一個老漢忽地解開自己衣衫,露出胸口,竟也是刺著這麼一個狼頭。三個少年各解衣衫,胸口也均有狼頭刺花。
一霎時之間,喬峰終于千真万确的知道,自己确是契丹人。這胸口的狼頭定是他們部族的記號,想是從小便人人刺上。他自來痛心疾首的憎恨契丹人。知道他們暴虐卑鄙,不守信義,知道他們慣殺漢人,無惡不作,這時候卻要他不得不自認是禽獸一般的契丹人,心中實是苦惱之極。
他呆呆的怔了半響,突然間大叫一聲,向山野間狂奔而去。
阿朱叫道:“喬大爺,喬大爺!” 隨后跟去。
阿朱直追出十餘里,才見他抱頭坐在一株大樹之下,臉色鐵青,額頭一根粗大的青筋凸了出來。阿朱走到他身邊,和他并肩而坐。
喬峰身子一縮,說道:“我是豬狗也不如的契丹胡虜,自今而后,你不用再見我了。”
阿朱和所有漢人一般,本來也是痛恨契丹人入骨,但喬峰在她心中,乃是天神一般的人物,別說他只是契丹人,便是魔鬼猛獸,她也不愿离之而去,心想:“他這時心中難受,須得對他好好勸解慰。” 柔聲道:“漢人中有好人壞人,契丹人中,自然也有好人壞人。喬大爺,你別把這种事放在心上。阿朱的性命是你救的,你是漢人也好,是契丹人也好,對我全無分別。”
喬峰冷冷的道:“我不用你可憐,你心中瞧不起我,也不必假惺惺的說什麼好話。我救你性命,非出本心,只不過一時逞強好勝。此事一筆勾銷,你快快去吧。”
阿朱心中惶急,尋思:“他既知自己确是契丹胡虜,說不定便回歸漠北,從此不踏入中土一步。” 一時情不自禁,站起身來,說道:“喬大爺,你若撇下我而去,我便跳入這山谷之中。阿朱說得出做得到,你是契丹的英雄好漢,瞧不起我這低三下四的丫環賤人,我還不如自己死了的好。”
喬峰聽她說得十分誠懇,心下感動,他只道自己既是胡虜,普天下的漢人自是個個避如蛇蝎,想不到阿朱對待自己仍是一般無異,不禁伸手拉住她手掌,柔聲道:“阿朱,你是慕容公子的丫環,又不是我的丫環,我……我怎會瞧不起你?”
阿朱道:“我不用你可憐,你心中瞧不起我,也不用假惺惺的說什麼好話。”她學著喬峰說這幾句話,語音聲調,無一不像,眼光中滿是頑皮的神色。
喬峰哈哈大笑,他于失意潦倒之際,得有這樣一位聰明伶俐的少女說笑慰解,不由得煩惱大消。
阿朱忽然正色道:“喬大爺,我服侍慕容公子,并不是賣身給他的。只因我從小沒了爹娘,流落在外,有一日受人欺凌,慕容老爺見到了,救了我回家。我孤苦無依,便做了他家的丫環。其實慕容公子也并不真當我是丫環,他還買了幾個丫環服侍我呢。阿碧妹子也是一般,只不過她是她爹爹送她到燕子塢慕容老爺家里來避難的。慕容老爺和夫人當年曾說,哪一天我和阿碧想离開燕子塢,他慕容家歡歡喜喜的給我們送行……” 說到這里,臉上微微一紅。原來當年慕容夫人說的是:“哪一天阿朱、阿碧這兩個小妮子有了歸宿,我們慕容家全副嫁妝、花轎吹打送她們出門,就跟嫁女皃沒半點分別。” 頓了一頓,又對喬峰道:“今后我服侍你,做你的丫環,慕容公子決不會見怪。”
喬峰雙手連搖,道:“不,不!我是個胡人蠻夷,怎能用什麼丫環?你在江南富貴人家住得慣了,跟著我漂泊吃苦,有什麼好處?你瞧我這等粗野漢子,也配受你服侍麼?”
阿朱嫣然一笑,道:“這樣吧,我算是給你擄掠來的奴僕,你高興時向我笑笑,不開心時便打我罵我,好不好呢”” 喬峰微笑道:“我一拳打下來,只怕登時便將你打死了。” 阿朱道:“當然你只輕輕的打,可不能出手太重。” 喬峰哈哈一笑,說道:“輕輕的打,不如不打。我也不想要什麼奴僕。” 阿朱道:“你是契丹的大英雄,擄掠幾個漢人女子做奴僕,有什麼不可?你瞧那些大宋官兵,不也是擄掠了許多契丹人嗎?”
喬峰默然不語。阿朱見他眉頭深皺,眼色極是陰郁,擔心自己說錯了話,惹他不快。
過了一會,喬峰緩緩的道:“我一向只道契丹人凶惡殘暴,虐害漢人,但今日親眼見到大宋官兵殘殺契丹的老弱婦孺,我……我……阿朱,我是契丹人,從今而后,不再以契丹人為恥,也不以大宋為榮。”
阿朱聽他如此說,知他已解開了心中這個郁結,很是歡喜,道:“我早說胡人中有好有壞,漢人中也有好有壞。胡人沒漢人那樣狡猾,只怕壞人還更少些呢。” "
喬峰在雁門關時便知道自己很可能是契丹人,所以被熏染的成見減少了,觀察漢人和契丹人比較客觀,便說出 "我一向只道契丹人凶惡殘暴,虐害漢人,但今日親眼見到大宋官兵殘殺契丹的老弱婦孺,我……我……阿朱,我是契丹人,從今而后,不再以契丹人為恥,也不以大宋為榮。”。阿朱被喬峰影響,也說 "胡人中有好有壞,漢人中也有好有壞"。
這是近代重建的雁門關,依然可見山勢險要:
(三) 疑問
後來喬峰得知自己生父名為蕭遠山,遂回復本姓改名為「蕭峰」。父親蕭遠山在少林派的無名僧人點化下皈依佛門,從此父子倆便不再見面。以下段落摘自《天龍八部》第五十章 (教單于折箭,六軍辟易,奮英雄怒):
"玄渡本來領人在前,見到南邊燒起了大火,靶馬候在道旁,等蕭峰來到,問道:“喬幫主,遼軍分三路來攻,你說這雁門關是否守得住?我已派人不斷向雁門關報訊。但關上統帥懦弱,兵威不振,只怕難抗契丹的鐵騎。” 蕭峰無言以對。玄渡又道:“看來女真人倒能對付得了遼兵,將來大宋如和女真人聯手,南北夾攻,或許能令契丹鐵騎不敢南下。”
蕭峰知他之意,是要自己設法與女真人的首領完顏阿骨打聯繫,但想自己實是契丹人,如何能勾結外敵來攻打本國,突然問道:“玄渡大師,我爹爹在寶剎可好?” 玄渡一怔,道:“令尊皈依三寶,在少林後院清修,咱們這次來到南京,也沒知會令尊,以免引動他的塵心。” 蕭峰道:“我真想見見爹爹,問他一句話。”玄渡嗯了一聲。
蕭峰道:“我想請問他老人家:倘若遼兵前來攻打少林寺,他卻怎生處置?” 玄渡道:“那自是奮起殺敵,護寺護法,更有何疑?”蕭峰道:“然而我爹爹是契丹人,如何要他為了漢人,去殺契丹人?” 玄渡沉吟道:“原來幫主果然是契丹人。棄暗投明,可敬可佩!”
蕭峰道:“大師是漢人,只道漢為明,契丹為暗。我契丹人卻說大遼為明,大宋為暗。想我契丹祖先為羯人所殘殺,為鮮卑人所脅迫,東逃西竄,苦不堪言。大唐之時,你們漢人武功極盛,不知殺了我契丹多少勇士,擄了我契丹多少婦女。現今你們漢人武功不行了,我契丹反過來攻殺你們。如此殺來殺去,不知何日方了?”
玄渡默然,隔了半晌,念道:“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
玄渡是佛門高僧,本應看破名相以無差別心觀萬物,但他依然有執著,認為 "宋" 是 "明" 和 "遼" 是 "暗",被蕭峰指出假象,不知如何回答。可見要破除 "外熏假象" 的確是難!
蕭峰只是金庸筆下一個虛構人物,但也有參考價值。在現實世界,的確有人幾十年後才知道自己真實身世,從此便用另一個角度看事物。當然,真人不會像小說那樣曲折離奇,而轉變多少則因人而異。本網站有一篇英文網頁 ("Plight of Raul Rodriguez") 講述一個大約五十崴的美國邊境保護局的官員。在職期間他逮捕了過千個非法進入美國的墨西哥及中、南、美洲人,把他們驅逐出境。可是一次偶然事件發現自己的美國出生證明是幼時父親為自己偽造的文件,所以是非法住在美國的墨西哥人。他因而被美國政府解除職務並接受調查,可能被遣返墨西哥。情節和《天龍八部》中的蕭峰有些相似。如有興趣,可以看看。此外,本網站有一頁名為 "高人一等",討論古時外族人對中國人的觀感,也可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