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 真 論 假,貽 笑 大 方

一 家 之 言,歡 迎 指 教

   返回目錄

 

 

高  人  一  等

 

耳聽三分假 ;眼見未為真  一頁中,飛行教官高估自己對學員的影響力。在 其他族類假象例子 一頁中,心理學研究指出人們常常高估自己的辦事能力。在這一頁,我們看看人們如何評估自己的品德。

從上古時代開始,中國認為自己是天朝上國和禮義之邦,所以四夷賓服和萬邦來朝。其他國家的人也是一樣。 例如,很多美國人認為美國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 ("American exceptionalism",可譯為 "美國超卓主義" 或 "美國特殊主義");而猶太人認為他們很了不起,因為是被上帝選中的民族。

(一)  古中國人 看 古外族人

東漢時的班固 (公元32年 - 公元92年) 在 《漢書 · 匈奴傳下》寫: "夷狄之人貪而好利,被發左衽,人面獸心。其與中國殊章服,異習俗,飲食不同,言語不通"。又寫: "是故聖王禽獸畜之,不與約誓,不就攻伐。約之則費賂而見欺,攻之則勞師而招寇。其地不可耕而食也,其民不可臣而畜也。是以外而不內,疏而不戚,政教不及其人,正朔不加其國,來則懲而禦之,去則備而守之.”

這是粗略白話文翻譯:

"夷狄人貪圖利益。 他們披散頭髮,穿系在左側的長袍。 他們有人的臉和野獸的心。 他們的儀式服裝和習俗和我們相異; 他們的飲食也不同,語言也難以理解。"

"因此聖王像對待禽獸一樣對待他們,不與他們簽訂盟約,不用武力攻擊他們。 當我們與他們立約時,我們會以高昂的代價收買他們,結果卻被欺騙了。 當我們攻擊他們時,我們會浪耗我們的軍隊並招來更多的襲擊。 他們的地不能耕種糧食,我們不能臣服他們的人民。 所以 [聖王] 把他們放在外面而不是裡面,遠離而不是靠近。無意統治和教育他們,不承認他們的年號,當他們入侵時會懲罰和擊退他們,當他們離開時我們將做好準備保衛我們的土地。"

由上文可見,古中國人認為古外族人近乎禽獸。

大約公元 300 年 (西晉時期),一位名叫 江統 的政府官員寫了一篇文章名為 《徙戎論》, 建議遣返住在中國的外族人回舊地,與中原隔絕。他寫:

"禹平九土,而西戎即敘。其性氣貪婪,凶悍不仁,四夷之中,戎狄為甚。弱則畏服,強則侵叛。雖有賢聖之世,大德之君,咸未能以通化率導,而以恩德柔懷也。"

這是粗略白話文翻譯:

"禹平定九土,而使得西戎歸服。他們性情貪婪,凶悍殘忍,而四夷之中,尤以西戎和北狄更為可惡。勢力弱的時候,對中土敬畏臣服, 勢力強的時候,即行背叛侵擾。即使聖主賢君,也不能教育和治理他們,只能給他們一些好處籠絡他們,使歸附自己。"

由上文可見,古中國人認為古外族人貪婪和殘忍。這些就是從前中國人對外族人的看法。

(二)  古突厥人 看 古中國人

外族人對中國人的看法又是怎樣的呢?

近代中國人也不大清楚古外族人怎樣看中國人。一來很多外族人只靠口傳而沒有文字記載他們的歷史,二來即使他們有文字紀錄,但是也看不懂那些文字。

大約公元 1900 年 一位名叫  Vilhelm Thomsen 的丹麥人破譯了古老的突厥語。從那時起我們可以閱讀古老的突厥著作。古突厥人建造了許多石碑。一些石碑記錄了他們與中國人的互動。最近上海交通大學陳浩教授翻譯了一段大約公元 700 年的突厥語碑文 (陳浩教授的論文原文是英文,以下為 Google Translate 中文翻譯):

"中國人的話是甜的,他們的寶物是好的(柔軟的)。他們用甜言蜜語和美好的寶物把遠方的人們靠近。 [遠方的人] 在近處定居後,[中國人] 會想到壞主意。 他們沒有讓真正的智者和真正勇敢的人成功。 如果一個人犯了罪,[中國人] 不放過他的家族、他的親人甚至他的孩子。"

以下是在蒙古 鄂爾渾河流域出土的公元 8世紀石碑上的銘文 (名為 "鄂爾渾碑銘"):

在《徙戎論》中國人說外族人 "其性氣貪婪,凶悍不仁"。似乎古突厥人認為古中國人也是這樣。

(三)  古印度人 看 古中國人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唐三藏 (玄奘法師) 印度取西經的故事。玄奘回中國後他的一個弟子寫了一本他的傳記,名叫:"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書中說當印度那爛陀寺僧人知道玄奘想回中國後,他們想說服他留下來。以下是傳記中的幾句話:

"諸德聞之咸來勸住。曰印度者佛生之處。大聖雖遷遺蹤具在。巡遊禮讚足豫平生。何為至斯而更捨也。又支那國者蔑戾車地。輕人賤法。諸佛所以不生。志狹垢深。聖賢由茲弗往。氣寒土嶮亦焉足念哉。"

這是粗略白話文翻譯:

"這些印度僧人聽後便這麼來勸說的:印度國是釋迦牟尼佛降生之地。我佛世尊雖然已經入滅,然而世尊去過的聖地還在那裡,學佛弟子巡禮於聖地之間,實乃百千億劫難得之福緣,為什麼大師來了佛國卻要捨棄而返回東土?

那個支那國,乃是蔑戾車住的地方 (按: 蔑戾車, 梵語,  指罪孽深重的野蠻人),不注重人民和法紀,所以過去諸佛,從未降生在此等罪惡之土。此地的人民缺乏素質和惡行滿滿,諸賢聖亦不願意到這個國去,更不要說那裡氣候寒冷、地理環境惡劣,哪裡值得大德您留戀!"

由上文可見,古印度人認為古中國人野蠻。

 

似乎古今中外的人都有自覺 "高人一等" 的毛病!這是人類 "族類假象" 的其中一個心靈缺陷加上 "外熏假象" 形成的錯誤認知 (如果想多些了解 "族類假象",請閱讀 "耳聽三分假 ;眼見未為真")。 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對古代種族關係有深入了解,有興趣可參閱本站網頁 "雁門關風雲"。

 

返回頁頂